本文转自【央视新闻客户端】
近日,北部战区海军某部组织潜艇部队展开岸港训练。作为海军重要的作战兵种,潜艇在军事行动中承担着攻击敌舰、近岸保护、突破封锁等多种作战任务。那么潜艇兵要具备哪些本领,平时是如何训练的呢?
这里是岸港训练中心模拟训练室,鱼雷武器系统、水声对抗系统以及潜艇操纵系统等模拟器真实还原了海上实战环境,当潜艇兵不出海的时候,艇员们会在这里进行攻防训练和多课目考核。
作战小组迅速锁定“敌”艇的踪迹,避过追堵,占领有利攻击阵地,成功击中目标。
北部战区海军某部 尚启春:在潜艇攻防训练中,我们以实案操演、实景训练为基础,不断加强实战化训练,着力构建岸上海战场,有效提升艇员实战应用能力。
展开剩余77%损管训练:
潜艇兵必备“核心生存技能”
损害管制是潜艇兵必备的“核心生存技能”。 在潜艇基地有一个模拟损管脱险训练舱,通过模拟进水、火灾、舱室破损等情况,训练官兵高效处置各类险情。
根据导演台临机设定的课目,某舱室粮食库起火,指挥员准确判断起火位置、判别火灾种类及舱室损害情况,发出警报信号。损管小组沉着冷静,迅速穿着防火装具,携带灭火器材开始封舱灭火。最终,火源得以有效扑灭。
紧接着,模拟舱室出现进水事故。高压水流呈喷射状态,舱室能见度极低,大大增加艇员的行动和通信难度。损管小组凭着扎实的技能快速找到关联管路,迅速隔离系统,利用防水布遮挡电器设备。随后,艇员们熟练使用堵漏包扎器材展开一系列连贯动作,有效控制舱壁破损部位进水。
北部战区海军某部 李一航:损害管制是艇员出海必备的基本技能,通过模拟潜艇发生的典型损害,使艇员们在真实复杂的环境条件下,快速反应、科学指挥、高效处置,锤炼过硬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。
逃生脱险:
高压突击 生死时速
具备了潜艇操作技能,潜艇兵们还要拥有逃生脱险的能力,那么他们是如何进行训练的呢?
加压训练舱能够模拟艇员在水下逃生时受到海水环境带来的压迫感,主要用于艇员进行加压训练和氧敏感试验。艇员们每年都要在这个密闭舱室里经历一次“高压淬炼” 。这个加压舱可容纳12名艇员进行训练,通过加压至规定压力,吸氧30分钟后,使艇员感受模拟高压,适应内外压力差。
北部战区海军某部 刘瀚锴:通过不断训练,提高艇员在高压环境下的耐受能力和心理素质,确保在执行任务时能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。
脱险救生训练舱设有两个鱼雷发射管,在深海中,艇员们可以通过发射管脱离潜艇。发射管的另一端连接是一个大深度潜水池,在这里艇员们可以真实地体验水下逃生时带给身体压力适应情况。
北部战区海军某部 仇洪轩:这套脱险救生装具属于闭合回路再生装具,由呼吸器、潜水服两部分组成,它与普通的潜水装具不一样的地方是,能够根据水中压力的变化,自动转换氦氧、氮氦氧和氧气,以保障艇员正常呼吸。
现场指挥员下达进管口令后,四名参训艇员依次进入发射管内,保障人员关闭后盖,并通过敲击信号与参训艇员进行联络,由于发射管里是一个注满水的密闭罐体,参训艇员既要在密闭、黑暗的管内等待出管,又要克服心理障碍和对幽暗环境的恐惧感。
北部战区海军某部 毕立士:通过模拟高压、黑暗、幽闭的真实脱险环境,使艇员熟悉水下环境和压力变化带给身体的不适感,熟练掌握自救脱险技能,提高心理素质,锤炼打赢本领。
发布于:北京市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